【宏觀經濟論壇】經濟觀察報執行總編輯文釗:祝福更多企業挺過去、站穩了
保住了市場主體和就業崗位,就保住了中國經濟的未來。
“宏觀經濟論壇”由經濟觀察報、經觀傳媒共同舉辦,秉承理性·建設性的宗旨,邀請政策研究者、經濟學家、企業家一起探討熱點問題,把脈宏觀經濟,探尋中國經濟發展路徑。
保住了市場主體和就業崗位,就保住了中國經濟的未來。
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在宏觀經濟論壇上指出,下一步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需要再定位,政策目標與政策工具的調整將更為復雜而艱巨。
黃益平強調,金融模式要支持創新,有三個方面工作需要特別關注:一是大力發展資本市場;二是加快商業銀行業務模式向更加有利于支持創新轉型;三是利用數字技術幫助降低創新企業的信息不對稱的程度。
朱天表示,要理解中國長期經濟增長的動力,需要從投資,教育和技術進步三個方面來看,中國的優勢究竟在哪里。
深圳前海聯合交易中心總經理董峰,中國經濟在商品領域存在三個問題,初級產品定價、金融和實體脫節以及人民幣國際化。而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在于打造國家級現貨平臺(或是商品現貨交易所),從以個人和企業為核心轉變為以交易為核心,重構產業數字化流通和循環。
新冠疫情影響下如何保障供應鏈安全、如何進一步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、碳排放市場未來發展方向是什么,金融科技如何賦能傳統金融企業……
建設海南自貿港是我國著眼于國際國內發展大局,統籌考慮、科學謀劃做出的重大決策。
2020年,面對新冠疫情沖擊、國際局勢動蕩,中國抵住了內外壓力,快速實現經濟復蘇,彰顯出了大國之風范。
中國經濟于二、三季度后逐步復蘇,甚至在年底實現了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的正增長,在周皓看來,這也印證了結構性的財政貨幣政策的有效性。
由于創新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和高風險,因此也一定需要高回報來匹配,從而為創新者提供強大的激勵;創新也需要個人想象力的充分發揮,以及資源自由流動的市場,來支持企業家實現他們的夢想。
“今年這個疫情剛開始的時候,很多人認為世界要和中國脫鉤,事實上世界不會和中國脫鉤,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中國有這樣一個完整的產業鏈,世界無法離開中國。今年以來,中國的出口增速非常高,全世界今年的出口下降,中國的出口卻是一枝獨秀?!币ρ蟊硎?。
新中國成立以來,中國生產力水平較低,與發達國家存在著巨大差距。這時候,我國適時提出了“四個現代化”,從物質層面驅動經濟增長;隨國民實力增強,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到治理現代化,也就是推進制度現代化建設;而在當前發展階段,我國應從自然資源索取,轉變為資源優化配置,挖掘人的創新潛力。
海南的使命是打造中國融入全球經濟體系的前沿地帶,媒體的責任是忠實的記錄正在發生的歷史。我們當然不能錯過海南正在書寫的新的開放與改革故事。我們將投入更多的新聞報道資源,呈現海南自貿港建設者邁出的堅實的步伐,用鏡頭留住自貿港發展的那些動人的軌跡和瞬間。
面對未來,賀鏗提出,要保持一定的戰略定位,穩中求進辦好自己的事。構建新的發展格局,以國內循環為主體,國際國內“雙循環”相互促進。打通構建好產業鏈、供應鏈、價值鏈、資金鏈,把弱的部分加強,要暢通。消費、市場是由人們收入決定的,要在收入上做好文章。
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。
如何變壓力為動力,以開放、合作、共贏胸懷共謀發展?如何帶領企業在不確定之下尋找確定性,獲得持續增長?跨國企業在華業務如何持續獲得發展,中國創新型企業如何在全球市場中實現自己的價值,找到自己的位置?
2020年的政府工作報告,沒有提出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,而是強調要引導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“六穩”“六?!?。穩就業、保民生的重要環節在于如何利用好財政、金融工具支持小微企業。
“新基建”被正式寫入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,在疫情快速襲擊全球、中國經濟結構深度調整之時,“新基建”的任務是激發新消費需求、助力產業升級。
2020年,中國經濟受到的沖擊和政策的應對調整,將會成為經濟轉型的一個重要注腳。經濟在醞釀新的增長機遇,但也要對未來兩到三年的經濟短期沖擊做出預案。